期刊介绍
期刊导读
- 01/19以科技与艺术赋能乡村振兴农产品品牌打造 四川
- 01/18人才下沉,科技下乡——科技特派员赋能安徽乡
- 01/14肥城五埠“智慧乡村”平台上线,山东建行科技
- 01/14以岭健康科技:普及冰雪运动 助力乡村振兴
- 01/13农业农村部印发《“十四五”全国农业农村科技
人才下沉,科技下乡——科技特派员赋能安徽乡
近年来,我省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持人才下沉、科技下乡、服务“三农”,深入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为健全农业科技社会化服务体系,促进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补齐农业农村短板,助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助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发挥了重要作用。近3年,省级累计选认科技特派员1440人次,全年在一线开展服务的科技特派员超过6000人次。
引导人才下沉 直接服务农业经营主体
刚刚过去的2021年,安徽农业大学累计选派121名专家、教授,赴全省23个受援县(市、区),服务地方农业科技发展和农业产业提质增效。 “为提高服务质量,我校的科技特派员选派人员,都是各领域的骨干力量。在任的121名选派人员,79.3%具有副高及以上职称。 ”安徽农业大学科技处处长武立权告诉记者,近年来该校以科技特派员为纽带,大力推进“一站一盟一中心”共建模式,成立校地合作现代农业合作推广服务中心8个,有效服务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近1000家。
近年来,我省统筹科技资源,在科技特派员人才下沉上做到“四个结合”。一是将组织选认与需求导向相结合。抓住“选认用”关键环节,组织高校院所和企业的科技人员带技术带成果下沉服务,引导大学生、返乡农民工、退伍转业军人等参与农村科技创新创业。二是将人员选认与项目实施相结合。在组织实施科研攻关类农业科技项目基础上,先后专门设立“大别山等革命老区、皖北及贫困县专项”和乡村振兴科技专项,用于支持科技特派员创新创业。三是将个体服务与构建体系相结合。构建以涉农高校院所为创新源头,以农业科技园区、农林综合实验站为创新龙头,以星创天地、农业龙头企业为创新骨干,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科技特派员工作站为创新基点的农业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完善特派员工作支撑服务体系,变科技特派员“单兵作战”为“团队作战”。目前,全省已建设国家农业科技园区18个、省级农业科技园区45个,国家星创天地76个,省农林综合实验站16个,省科技特派员工作站269个。四是将助力脱贫攻坚与支撑乡村振兴相结合。在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完成后,及时调整完善科技扶贫政策,助力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目前,我省科技特派员全部下沉到村,直接服务农业经营主体,在“帮村扶户”基础上开展农业全产业链服务,并与服务对象建立利益共同体,切实把论文写在田野大地上。
携带科技下乡 促进特色产业快速发展
黄精是一种既可食用又可药用的中药材,在我省皖南山区和大别山区广泛分布。由于缺乏科技支撑,我省黄精以野生中药材采收售卖为主,未能形成产业力量。 2008年,安徽省科学技术研究院收到来自青阳县科技部门关于黄精产业技术开发的需求,派出科技特派员团队开展技术开发、示范与推广工作。科技特派员团队与地方政府、企业合作,针对黄精产业中优良品种、规范化栽培、趁鲜加工、精深加工和产品质量控制等关键技术难题进行全产业链攻关和成果示范推广。特派员团队与地方企业联合承担科研项目7项,选育新品种4个,制定省级地方标准5项,开发出黄精精深加工产品7个,指导种植推广余亩,新增效益7000余万元,带动山区农民脱贫2000余户。经过团队10多年努力,安徽省黄精种植面积已经有8万余亩,精深加工能力占全国食用黄精市场80%以上。 “九华黄精”已经成为全国知名的黄精产业品牌,大别山区和皖南山区多个县区将黄精产业纳入乡村振兴特色产业。
一批批科技特派员团队扎根乡村,促进了先进技术成果的就地转化。科技特派员通过实地指导、技术培训以及推广新技术、新品种等多种形式,在良种选育、设施农业、节粮减损、农村信息化等方面取得了一批先进适用科技成果。据统计,近三年全省科技特派员累计推广新技术、新产品5380余项,直接服务农户14.2万多户;领办合作社、农业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1600多个,有力地促进了黄大茶、山核桃、酥梨、油茶、小龙虾、河蟹等特色种养业发展。全省选认3070名科技特派员,实现了3000个脱贫村科技帮扶全覆盖,直接帮扶脱贫户4.2万余户,促进贫困地区稳定脱贫。同时,大力推广科技特派员创新创业典型模式,构建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助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文章来源:《乡村科技》 网址: http://www.xckjzz.cn/zonghexinwen/2022/0118/25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