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介绍
期刊导读
- 10/15北京新推5家科技小院 助力乡村振兴 办好群众实
- 10/14科技服务助力乡村振兴 江苏丰县大沙河畔荒地变
- 10/14工行金华分行:金融科技赋能乡村振兴
- 10/13云南开展科技支撑乡村振兴六大行动 将建100个科
- 10/09砀山:以科技金融赋能电商 促数字乡村蝶变
科技服务助力乡村振兴 江苏丰县大沙河畔荒地变
大沙河畔首次种植的新型水稻颗粒饱满,弯弯的稻穗预示着大丰收。 朱志庚 摄
中新网徐州10月14日电 题:科技服务助力乡村振兴 江苏丰县大沙河畔荒地变良田
中新网记者 朱志庚
国庆节过后,秋高气爽,行走在江苏省丰县华山镇的乡间田野,一阵阵稻香沁人心脾。蓝天白云下,一望无垠的稻田里,微微泛黄的稻穗随着微风轻轻摇动,沉甸甸的穗子发出沙沙的声响,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亚夫科技服务工作站为我们提供了荣获全省优质稻金奖的徐稻9号种子,把我们旧庄体复垦地、荒滩地、河沟地都变成了稻田。稻穗饱满,估计亩产都要过1200斤了!大沙河畔的沙土地奇迹般地获得了水稻大丰收!”华山镇分管农业的副镇长张先志兴奋地说。
10月中旬,江苏农科院农业专家来到华山镇亚夫科技服务专项地块查看水稻长势。 朱志庚 摄
科技服务“下沉”到大沙河畔田间地头
10月10日,寒露刚过,在华山镇小史楼村旧庄体复垦稻田里,几名来自徐州市农科院的水稻专家正在查看水稻的长势,地头上一块写着“江苏省农业科学院亚夫科技服务”字样的绿色牌子格外醒目。“这边的水稻是7月2日机插秧种植,目前长势较好,虽然稻穗有些短,但是颗粒饱满,一周内可以收割,预计亩产1200斤左右。”徐州农科院王健康调研员分析说,这片水稻是绿色种植,没有使用除草剂,公司收购保底价为4.5元/斤,平均亩收入可望超过4500元。
华山镇小史楼村老旧庄体地复垦后,首次种植水稻获得丰收。 朱志庚 摄
华山镇位于丰县东南部,大沙河南北贯通镇区达10公里。这里的土地为黄泛冲积平原,地势平坦,沙性土壤疏松深厚。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土壤特性,让大沙河畔的土地“饱经风霜”。常年雨水冲刷,河水涨落更迭,疏松的偏沙性土壤肥力很低,低洼的土地经常积水。村民在此种的庄稼种了淹,淹了种,一茬又一茬,遇到雨水多的年份经常颗粒无收,正常年景的庄稼产量也比周边要低。
张庄村的田地位于大沙河东岸,距离河道仅仅隔了一片防护林,每年下大雨,这里的田地都要淹上几回。“有时候田里的积水能漫到人的胸部,这片地以前种的大豆、玉米,雨水过后,基本上只能剩下枯萎的秸秆。”村民杨会东说,自从这里成为“江苏省农业科学院亚夫科技服务”地块后,省农科院的农业专家因地制宜,给提供了优质水稻种子。朱站长三天两头来地里,对于怎样查看苗情,什么时候该上水、施肥,他都跟着指导,可以说是手把手地教。
江苏农科院的农业专家在华山镇小史楼村复垦地块查看水稻长势。 朱志庚 摄
这个朱站长名字叫朱伟,是江苏省农业科学院亚夫科技特派员。今年5月27日,“江苏省农业科学院亚夫科技服务丰县华山工作站”正式揭牌,朱伟任站长。实际早在3月中旬,58岁的朱伟已经来到华山镇,并立即进入工作状态。4、5月份,朱伟在付庙村推广种植了部分鲜食甜糯玉米以及优质甘薯。目前这些作物已经收获并出售,由于品质好又是绿色生产,市场行情不错,村民反应较好。能让老百姓实际增收,朱伟认为,这得益于亚夫工作站的良好的科技服务机制。
科技特派员成为农民种地的“主心骨”
大沙河东岸张庄村,首次种植的水稻田与还未开发的荒地形成鲜明对比。 朱志庚 摄
张庄村在大沙河畔的荒地由于地势低洼,一到雨季就变成一片“泽国”,不长庄稼只长草,当地农民年年辛苦年年苦。为了改变这一现象,新上任的村支部书记张强多次组织召开村民大会商讨良策,最后商定由村里集中把低洼地带的土地流转过来统一打理,既保证了村民的收入,也可以用来发展村集体经济。
村里经过调查摸底,经常绝收的100余亩低洼土地牵涉到100多户农民,每家拥有土地少的二分、多则几亩。“把这些收成不好的土地,调配到一起方便种植管理,我们统一耕、统一种。”张强说,在省农科院亚夫科技服务站的指导下,村集体在这里统一栽种了早熟高产抗病强的“徐稻9号”。
在大沙河东岸的徐稻9号绿色优质高效百亩核心方,亚夫工作站特派员农业专家朱伟几乎每天都到水稻田查看。 朱志庚 摄
文章来源:《乡村科技》 网址: http://www.xckjzz.cn/zonghexinwen/2021/1014/23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