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介绍
期刊导读
- 05/12农村盖房这四种习俗+四大镇宅之物,招财运挡煞
- 05/12农村大集上逐渐消失的9种小吃,最后1种,很多年
- 05/12农村大妈在街上卖的这种小吃,我看着不敢吃,
- 05/12农村小伙花费心血造出“铁皮布加迪”,给20万都
- 05/11农村土灶用的大铁锅,有六印八印的,多大为一
农村大集上逐渐消失的9种小吃,最后1种,很多年
如果您喜欢我的美食文章,请点击 “关注”,会有更精彩的美食文章奉献给您!
记得小时候,十多岁前都没有走出过村子,见过的最大世面就是去赶农村的大集。那个时候,一个乡镇上每5天会有一个大集,也不像现在,几乎天天都有集。大人们早早就吃完饭,孩子们急匆匆吃点,就爬到大马车上,唯恐大人走的时候,把自己落下。10多里的乡间土路,要走一个多小时,赶马车才能到达。孩子们不像大人们都有各自的任务,除了闲逛,唯一的目的地就是各种卖小吃的摊点,那是最诱惑孩子们的地方。
最勾引孩子们的还有穿梭在人流中卖冰糖葫芦的小商贩们,每人扛着一根木棍,顶端扎着一个由芦草扎成的草把子,插满了一排排的冰糖葫芦。为了招揽生意,都故意扯长了嗓子,卖冰糖……葫芦来!大人们都有很多事儿要做,为了孩子们不拖后腿,都会给每个孩子赏一根冰糖葫芦,咬一口,咯嘣脆。逛到了中午,到了饭点,大人会把孩子们领到卖水煎包或炸油条的摊点前,给每个孩子买四五个水煎包或两三根油条,那是孩子们跟着赶集最终的目的。大人们舍不得吃,都带着干粮与水壶,啃几口,也就要返程了。
童年的时光,也在这种清苦的日子中逝去,孩子们也都长大成人,都有了自己的工作。唯一忘不掉的,就是小时候跟着大人赶大集的快乐时光,满满的烟火气。日子久了,也总怀念那些农村大集上的小吃,虽然不是惊艳的美味,但总也忘不掉。后来,很多小吃也慢慢退出了历史舞台,悄悄从农村大集上消失。这次盘点了农村大集上逐渐消失的9种小吃,最后1种,很多年轻人没见过:
一、水煎包
水煎包绝对算得上那个年代农村大集上最豪华的盛宴了,发好的面团满满一大盆,夏季一般是韭菜馅,冬天是白菜馅。馅料是干的,不加任何调味,味道全来自于那一大碗酱五花肉。很少能吃到肉,那种肥肉吃到嘴里才香,足量酱油把五花肉丁腌渍入味。不用擀皮,包水煎包的师傅用一把竹板,便熟练地把馅料按入,最后压入少量酱五花肉馅,把底口捏严实。
一个大平底锅,下面燃着木柴,“噼里啪啦”作响,锅内倒油,把水煎包煎至底部变成焦黄的颜色。调好的面水倒入,半煮半煎,等水分蒸发干净,水煎包也差不多熟了。最后,再淋入一次植物油,把面糊与水煎包底部,煎成金黄酥脆的焦皮,吃起来,那叫一个香。
二、炸油条
除了水煎包,最吸引孩子们的估计就是这炸油条吧,我们当地叫“果子”。一口大锅,两胚油条面剂压在一起,下入热油后,很快就漂浮起来,一个足足有一尺多长。趁热吃是最美味的,刚炸出来的油条,咬一口,冒着热气儿。如果在油条面胚上涂抹一层糖面,炸出来的就叫“糖果子”,那便又多了一丝甜蜜的味道。
三、冰糖葫芦
一般到了秋冬季节去赶大集,才会有“冰糖葫芦”,又叫“糖蘸”。小贩们扛着扎着草把子的木棍,每个眼洞中都整齐插着一排排冰糖葫芦。记忆深处最深刻的,还是小贩们拉长了喉咙,叫卖冰糖葫芦的声音。
四、烧饼
这种又薄又酥又脆、表面沾满了芝麻的小薄饼,是我们当地的特色美食,叫做“烧饼”。一般会有咸甜两种,面糊中调入盐或糖,擀成一张张的小薄饼,一面再粘上满满一层芝麻。贴在专门的烤炉中,烤至表面微微焦黄,散发着诱人的香酥味儿。吃的时候要特别小心,一不注意容易咬碎了,越嚼越香。
五、小蜜食
这种小吃,很多朋友不陌生,那就是“蜜三刀”,我们当地叫做“小蜜食”。一层面皮做底,上面涂上厚厚的一层糖酥,足足有2厘米厚。为了方便炸透,用刀在糖酥表面划上一排排直刀口。切块的时候,每块蜜食表面都有三条刀线,故名“蜜三刀”。入油锅炸透后,便成就了最甜蜜的味道,有时候咬一口都拉出了长长的糖丝。
文章来源:《乡村科技》 网址: http://www.xckjzz.cn/zonghexinwen/2021/0512/18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