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介绍
期刊导读
- 08/26衡东县农业农村局科技抗疫 创新强国成果展示
- 08/258年过去了,西南科技大学毕业,回农村种田的河
- 08/25靖远东湾镇:特色小镇添亮色 乡村振兴绘新卷
- 08/2534万亿的“农村新基建”拉开序幕,农业数字革命
- 08/25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的“柯坪探索”
8年过去了,西南科技大学毕业,回农村种田的河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陶渊明
真正的种地种田可没有陶公般那么闲情逸致,一般是早起出门,烈日当空,汗流浃背,而且老一辈农民种了一辈子的田,也没挣到钱。
如今要提起种田,先不说挣不挣钱,相信许多年轻人也不愿意干了。
不过有一些思想先进的大学生,则愿意做先行者,愿意回归农村。也正因为大家不愿意回农村种田,所以先行者往往是受到了社会的关注。
8年前,河南男孩刘亚飞,大学毕业后,不去找工作,而是回农村种田,当起一名地地道道的农民,用知识实践农业现代化,带动农民抱团发展大规模种粮。目前,他已流转土地1200多亩,成为当地最年轻的种粮大户。
一、大学生回农村种田
刘亚飞是河南省新蔡县栎城乡人,2012年,22岁的他毕业于西南科技大学。两年后,和他一起毕业的同学都有了自己的工作,然而他没有上班,却是选择了一条不被众人理解的道路——回农村种田。
因为刘亚飞家里就开有一间农资店,父母对他回农村种地并不反对。其实从小到大,他有空都会在店里帮父母的帮,特别是在暑假的种植季节,常常忙得不可开交。
毕业于市场营销专业的刘亚飞,刚回来就是在农资店里帮忙,后来发现收购粮食的生意不错,便开始走南闯北去收粮卖粮,经过2年时间的折腾,挣到了自己人生中的第一桶金。
干一行就爱一行。刘亚飞深知河南省是种粮大省,新蔡县也是农业大县、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他心想:“如果能在新蔡发展依靠科技规模种粮,一定有很大市场。
2014年,刘亚飞把这个想法告诉了父亲,父亲不但没有质疑,还大力支持,拿出200万的启动资金,让刘亚飞成立了新蔡县农得利种植合作社。
二、如今怎样?
刚开始,刘亚飞流转下了100多亩土地,并购置了各种现代化农用机械,如:旋耕机、脱粒机、烘干机、打药机器等。
有文化的刘亚飞种田并不走传统模式,而是利用科学的种植优势,走规模种植,科学管理的模式。在2014年,他的种植便初显成效,玉米亩产达800多斤,小麦亩产达1000多斤。
第一年就大获丰收,左邻右舍开始对刘亚飞另眼相看,觉得文化人种田就是不一样,于是纷纷把土地流转给他。
到2015年,刘亚飞的种植面积增加到了1200多亩。紧接着,他建起了5个蔬菜大棚,又建起了一个可以养几百头牛的牛场。
除此之外,他还从农业大学请了两人名毕业生当技术员,利用牛粪发酵做成了有机肥,用来种菜、种庄稼。由于粮食和蔬菜品质都非常好,一到采摘季节,都被抢购一空。
2017年,农得利合作社被评为省级农民合作社示范社;2018年,农得利合作社被评为国家级农民合作社示范社。
如今,刘亚飞已经从一名大学生,蜕变成现代化农业的领头羊,带领着当地农民一起致富。
三、结语
现在,农民靠种几亩田,已经挣不到几个钱,只算是种够自己吃,有余粮才卖。农村要发展,还是要靠规模种植,靠科学创新。刘亚飞的成功,给现代农业树立了一个榜样,相信在未来的田埂上,有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文章来源:《乡村科技》 网址: http://www.xckjzz.cn/zonghexinwen/2020/0825/6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