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介绍
期刊导读
- 07/27宁夏固原市:“五抓五促”建强乡村治理“桥头
- 07/27(乡村振兴)铜矿村不靠铜了——凉山蹲点见闻
- 07/27新郑市科学技术协会乡村振兴实用人才培训班开
- 07/27依靠科技升级助力乡村振兴
- 07/27省农科院赴汕尾开展农村科技特派员“暑期大下
(乡村振兴)铜矿村不靠铜了——凉山蹲点见闻
新华社成都7月27日电题:铜矿村不靠铜了——凉山蹲点见闻
新华社记者惠小勇
铜矿村不靠铜了!走进凉山州会理县鹿厂镇铜矿村,曾经开采30多年的铜矿因资源枯竭濒临停产,而漫山遍野的石榴树果实累累,期待着又一个丰收季。
地处凉山州最南端的会理县富集铁矿铅锌等矿产资源,铜矿村就因村内有个铜金属开采矿而得名。但过去的铜矿村并未因铜而富裕,村里一度因生态恶化、水源奇缺、土地贫瘠而陷入贫困。
随着会理县石榴产业声名鹊起,铜矿村家家户户栽起了石榴树,但发展过程中也遇到了水资源短缺、病虫害频发、果品质量下降等一系列问题。关键时刻,在相邻黎溪镇任副镇长的本村人董以军挺身而出,担起了攻坚克难的主攻手。
为了专心“务农”,董以军离职返乡,专攻绿色农产品生产技术和小微型农田水利技术。经过四处考察、自学钻研,他设计的柔性防渗漏蓄水池比传统蓄水池每立方米节约投入120元以上,使用时间延长到20年以上。
如今在铜矿村的山坡上,黑色网格布衬底的柔性防渗漏蓄水池星罗棋布,新品种软籽石榴种植面积达1.3万亩,新修的20多公里硬化路和60多公里机耕道蜿蜒延伸到石榴林深处。村里1130多口人,依靠石榴产业人均年收入达到3.8万元。
去年1月,中国农业大学、四川农业大学等高校和科研机构的专家团队入驻铜矿村,13位专家教授和研究生累计服务500余天。他们通过测定土壤肥力情况、分析石榴营养需求提出了科学的水肥管理方案,形成石榴高产优质生产操作规范,经过试验地应用后效果明显,每亩节水36%,节肥20%,节本增收724元。
进入铜矿村科技小院,38块展板形成一个口字形科普廊,内容包括病虫害综合防治、科学施肥、土壤管理、修枝整形等,吸引附近的村民们经常来观看展板。而一间能容纳百余人的教室就是石榴科技夜校,担任夜校校长的董以军,和来自高校、科研机构的专家们,经常在这里向本村及周边乡镇的农民授课。
“晨耕山间地,暮读灯下书,心怀山外事,怡然做农夫。”董以军的这首诗道出了广大果农追求美好生活的心境。到去年底,会理县石榴种植规模达40万亩,果品产量达70万吨,果农收入34亿元,拉动二、三产业实现产值16亿元。石榴产业已成为会理农民增收和县域经济发展的支柱。(完)
文章来源:《乡村科技》 网址: http://www.xckjzz.cn/zonghexinwen/2020/0727/4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