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介绍
期刊导读
- 07/13高希希新作《乡村第一书记》热拍,王雷曹云金
- 07/13人称“鸡血藤”,价值珍贵且分布广泛,在农村
- 07/13赵县农业农村局到我市桃现代科技示范基地参观
- 07/13分享科技扶贫经验 以科技创新为乡村振兴赋能
- 07/13临高县青少年活动中心科技活动走进乡村学校少
为乡村振兴装上“科技眼”
盛夏时节,新郑市梨河镇双洎河畔有一处蔬菜种植温室,一块屏幕显示着空气温湿度、二氧化碳含量以及土壤水分含量等一系列数字。农民称为“科技眼”,数据通过网络传输到技术控制室,农技人员随时分析处理。
乡村振兴离不开科技,近年来,我市农业部门用好大数据这一技术助推器,让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与农业农村发展深度融合,加快农村经济社会发展。
在我市“十二五”及“十三五”期间农业信息化建设中,精准农业物联网建设是重点,目前已完成中牟、新郑、荥阳、惠济等县区50多个农业物联网示范基地建设。农业技术人员依托部署在农业生产现场的各种传感器节点,将环境温湿度、土壤水分、视频图像等数据通过网络实时检测、采集、分析作物生长的温度、湿度、光照度、土壤养分等检测参数,完成农业生产环境的智能感知、智能预警、智能决策、智能分析和专家在线指导。
前不久,新郑市辛店镇史庄村电商服务点,将附近群众种的大杏放在网上销售,没想到一下子打开了市场,几千斤几天就卖光了。目前,在省会农村,共建成各类村级电商公共服务点1300多个,县、乡、村三级电商服务网络达到全覆盖,实现了“网货下乡”和“农产品进城”双向流通。
同时,为探索整合农业信息资源,实现部门行业信息资源共享,2014年开发建设郑州市都市生态农业地理信息综合管理系统,系统包含农业资源动态监测、农业空间地理、农业统计分析、精准农业监控4大子系统。并对郑州市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现代农业示范区、休闲观光农业、新型农村社区等最新的信息数据进行录入,并在地图坐标上显示,目前该系统可实现农业信息采集、监测、展现、发布,辅助决策等功能。
为全面推进郑州市信息进村入户示范工程、加快“互联网﹢”的现代农业发展,郑州市农委制定了《郑州市互联网+信息进村入户工程实施方案》。目前,按照“有场所、有人员、有设备、有宽带、有网页、有持续运营能力”的“六有”标准,建设益农信息社1604个、遴选信息员1600多人,已初步形成“市、县有信息服务中心,区域、乡镇有信息服务站,合作社和村组有信息服务点(员)”的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并逐步延伸到龙头企业、农村中介组织、农民经纪人、农业生产经营大户。
为确保食品安全,目前我市农产品网络监控检测点在批发、农贸、超市、基地的覆盖率已到90%,网络监控监管功能已日趋完善。据统计,网络监控点已建和在建共140个,其中农贸市场47个,批发市场9个,超市63个,县区、基地14个,乡镇7个。
眼下,我市正着手建设郑州市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实现我市蔬菜集中种植区域内47个乡(镇、办)255个行政村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现已完成190个追溯网点专线架设工作,占总数的75%,全市蔬菜质量安全可追溯达到80%以上。
此外,为发展休闲观光农业,郑州市农委打造了“郑州休闲农业”手机APP平台,全方位推介休闲农庄(园区)、美丽乡村、农家乐等,实现了休闲农业智能定位、导游和活动信息推送等功能,目前已入驻200多家休闲农业经营主体,包含了5条精品旅游线路和数十家园区的电子地图导览系统。
文章来源:《乡村科技》 网址: http://www.xckjzz.cn/zonghexinwen/2020/0529/3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