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介绍
期刊导读
- 07/09既有“科技范”又深挖特色 “未来乡村”能成旅
- 07/09福建:贯彻落实科技特派员制度 为乡村振兴插上
- 07/08助力茶企科技转型发展 青岛市茶产业科技创新与
- 07/08【我为群众办实事】桐柏埠江:科技培训进乡村
- 07/08“乡村振兴 巾帼行动”科技服务直通车第八次启
论乡村人才运用和培养
我国是农业大国,要想真正实现中国梦的复兴,务必要重视推进农业发展、抓好农业建设、优化农村产业链、提升农业经济等,这一切的实施主体是“人”。因此,推动乡村人才振兴,优化乡村人才培养和运用,是当下我国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目前,我国农村劳动力严重匮乏,乡村劳动人员的素质水平相对较低,农村青壮劳动力的生产力不足等,极大程度恶化了我国的农业环境,抑制了我国农业经济的增长。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中明确指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务必要以突破人才瓶颈制约为切入口。《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08—2022》明确指出,需要对乡村振兴人才支撑予以不断强化,制定更科学、开放的乡村人才引入政策,更好地推动农村发展。
1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破解人才制约瓶颈
农村的一切建设活动都需要人的参与,人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首要资源。为了提升乡村振兴的速度,发挥乡村振兴的实际效能,就需要制定出可行性较强的人才回流政策,给予乡村人才充分的政策保障,深化引育并重,最终全面落实乡村振兴战略。需要强调的是,推动乡村人才振兴,需多措并举、多管齐下。
1.1 深化“一个目标”的落实
始终将乡村人才振兴放在当下工作的重要位置。提高培养乡村人才、优化农业人才回流政策的重视力度,各级乡村领导需要清晰地意识到人才是实现乡村长远发展、推动农村产业链优化的“助推力”。要切实把握好培养人才与乡村振兴之间的密切联系,将切实实现人才振兴落实到农村事业发展规划中。
在具体工作中,要把加强农村农业人才建设落实到位,从多个角度探寻培养农业人才、拓宽农业人才回流的渠道,深化强农理念的落实,以此推动农业建设的步伐,为构建农业发展蓝图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1.2 突出开发“两种资源”
加大本土人才培养力度,构建创新型、先进型的人才培养目标和计划,积极构建现代化、先进化、标准化及科学化的农业人才培养体系。
首先,乡镇党委、政府要积极探索出行之有效的农业人才培养方案,要在“培”上下功夫。要不断创新和完善人才培养计划与培养目标,积极拓展和开发新型人才培养渠道,不断优化和完善传统的乡村人才培养机制,深入完善、拓宽和延伸他们的知识体系与框架,使其能够成为具有高素质、强技能的“新农人”。
其次,还要对“育人”工作予以高度重视,让“新农人”所学的知识能够满足当下农村发展的需求,让其所学能够致力于当下农村治理工作中,并在自身岗位上“发光发热”,为“三农”建设的推进,以及农村治理体系的完善和优化发挥积极效能。同时,让其所学知识能够运用于农业生产和农村技术的开发,以及农业知识的宣传等工作中。基于此,乡镇干部需要狠抓对“新农人”的育人工作,不断优化育人方式,认识到育人工作对发展农村人员综合素质的积极意义。在此基础上,需要从资金推广、产业配置、服务供给等方面给予“新农人”优先保障。
再次,需要大力发展乡村本土产业结构,积极扶持各地农业经济,注重农业资源的优化配置,并积极完善农民就近就业创业机制,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发挥农村特有的产业资源,吸引各地投资商投资,以此深化农业效能的发挥,让农民有成就感和自豪感,为后续乡村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奠定良好的基础,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
1.3 加大新型职业农民的培养力度
较传统职业农民而言,新型职业农民是具备先进农业知识体系、善于学习现代化农业技能、懂得经营和管理的“新农人”,他们在实现乡村振兴、推动现代化农业发展、优化农村产业结构配置中发挥着不容忽视的作用。
基于此,乡镇政府要积极认识到培养现代职业农民的重要性,从产业配置、政策扶植、制度引导、教育建设等角度创造出适合新型职业农民发展和成长的环境。在此过程中,要不断拓宽和完善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体系,构建集农业经济人、现代青年、乡村干部、回村务工人员等于一体的分层培训教育体系,以此建立一支素质较强、能力水平较高的乡村振兴“生力军”。
2 加强农村人才队伍建设
2.1 加大农村实用人才的培养力度
将选拔优秀农村实用人才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重点,制订一套具体可行的乡村技能培训计划,构建先进的农村田间课堂、网络教室,对农村现有人员展开培训。让优秀村党支部书记、致富能手等积极投入农村工作中,为广大农村劳动力推广现代化农业知识,不断拓宽和完善农村农业人才的培训体系,从而扶持一批农业职业经理人、经纪人。
文章来源:《乡村科技》 网址: http://www.xckjzz.cn/qikandaodu/2021/0709/21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