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介绍
期刊导读
- 09/04以“信息化提速”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 09/04云浮乡村振兴样本: 高科技产业打造新增长极,
- 09/04惠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农村科技特派员送科技下
- 09/04农业农村部科技教育司有关负责人就《农用薄膜
- 09/04武邑县开展“送科技下乡助乡村振兴”活动
乡村非物质遗产音乐文化 ——“谈经古乐”
一、历史源流
“谈经古乐”又称洞经音乐,它起源于南北朝时期的宫廷音乐,在盛唐时期传入云南大理,明初时期传到大姚、永仁一带。在当时是佛、道两教的专用音乐。①到了清朝中后期,这种音乐不再局限于宗教,而是传入了民间,与婚、丧、嫁、娶以及庙会等活动结合;在传入迤沙拉时又与当地的里颇彝族的生活习俗相融合,经过一代又一代的传承、演奏,不断地被修改加工,就形成了今天所听到的“谈经古乐”。
二、音乐形态
“谈经古乐”在最开始是以口传心授的方式流传下来的。随着时间的变化,有懂得整理书写乐谱的人就把乐谱具象化了。谈经古乐实际上总共有三十三首,经过整理只留下了二十八首乐曲,但到了现阶段,能演奏的就只有十二、三首,其中能演唱的就只有两首。谈经古乐的演奏要求乐器不能低于五种,演出人数一般由八人组成,配奏乐器坐在两边,如木鱼和碰铃。敲木鱼的人还要负责谈经古乐演奏中的演唱;中间按照从左至右的顺序分别是三弦、二胡、京胡、二胡与低音胡。笛子单独在第二排。
现在能够演奏的乐曲大多数还是沿袭了佛、道两教的音乐性质,大多是在重大的节庆演奏,如《南清宫》是一首很欢快的乐曲;其次就是在婚、丧、嫁、娶和祭祀前的演奏,保留了佛、道两教的音乐本质,又能够听到与当地文化相结合的元素。
三、现状
谈经古乐经过几百年的传承与演变,在原有的基础上发生了改变。包括与当地乡民的生活状态相结合,反映了当地乡民的思想。2005年,应该是谈经古乐人数发展与乐器发展的鼎盛时期,人数达到了三十多人,乐器也不再限制于二胡、三弦及京胡,在此基础上还添加了古筝、琵琶、扬琴等大大小小的乐器几十件,但由于管理方面和乡村农忙的一些原因,很多人都陆陆续续地退出了谈经古乐队,现在坚守的也只有几位平均年龄达到六十岁的老人了。
迤沙拉村可以用两个字来形容,那就是“寂静”。村里的年轻人基本都外出打工,寻求工作机遇去了,留守在村里的都是一些老人和幼童,主力人口流失得非常严重。在这种状况下,基本是找不到人来学习谈经古乐的。学习一门手艺本身就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那么在这段时间中也就意味着你们家失去主要的劳动力:不务农,没有收成;不外出打工,没有经济来源。这就给村里的年轻人带来了摇摆性,不能明确自己的身份。
四、传承与发展
在2009年7月,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四川洞经音乐(迤沙拉谈经古乐)为四川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在省、市、区、镇层层的考核与工作机制下,最终建立了长效机制,设立了一个针对于谈经古乐的奖励基金。但从现在传承情况看,效果并没有得到多大的提升,人口流失状况也没有得到改善。谈经古乐面临的现实困境比想象中还要严重得多,谁来继承?怎么继承?继承之后怎样发展?这些都是我们应该思考的问题。
五、非遗文化价值回升,打造独特乡村风情
乡村振兴是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一个举措,是全面全方位的一个高水平的振兴。乡村振兴不能只是针对低水平的乡村建设量的提升或者是向新农村的转变,而是应该与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相匹配的一个高水平高质量的振兴。
文化是一个国家的积淀,能体现出一个国家优秀的历史文化与内在灵魂。习近平总书记曾说过:“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中华文化是有着五千年文明历史的传统优秀文化。在这其中,丰富多样的非物质遗产文化是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精华,是我国各族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必须对非物质遗产文化有着充分且深刻的认识。迤沙拉谈经古乐就是在四川南大门上孕育出的优秀民族文化的结晶。迤沙拉有着精美的徽派建筑、保留着茶马古道的道路风貌、还有着江南丝竹韵味的“谈经古乐”,可以利用当地的环境做资源整合,打造成一个旅游村落,形成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常态。一般在民族村落的旅游开发中,往往是本地的村民承担了更多旅游开发所需要的成本,如建筑土地、民族风情等。而迤沙拉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它作为一个“交融渐变式的里颇文化”的代表,当地的村民对于里颇文化的认同和对传统文化的维护将会成为旅游开发的重要基础。当然在旅游资源的开发中不能一味地追求民族风貌原汁原味的展现,如对道路和房屋材质的硬性要求,这样会打消村民的积极性甚至产生抵触和对抗的情绪,不利于当地民族文化的传播。以非遗文化为中心,传播里颇文化,搭建起旅游开发的桥梁,其中作为主体的“人”应该是最重要的部分。当地的乡民,是当地独特旅游资源开发的承载——旅游开发的过程中随处可见他们的身影,他们向来当地的游客展示他们的生活、讲解他们的民族文化、提供民族特色的表演和高质量的服务,这些举动都出自他们的真情流露,使游客“有所感有所想”,获得高质量的民俗旅游体验。以“再建地方”的概念推动并介入新形式的乡村建设,既改善乡村的整体风貌,又增强了当地乡民的乡土意识,为他们的生活注入新鲜的血液。
文章来源:《乡村科技》 网址: http://www.xckjzz.cn/qikandaodu/2020/0904/708.html
上一篇:论新世纪以来乡村电影中的疾病书写
下一篇:生产性保护视角下乡村传统手工艺发展研究